对于肿瘤患者来说,吃饭不仅是补充营养,更是维持体力、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。
调味品作为提升食物味道的“小帮手”,既能让人更有食欲,又常因“是否对病情不利”让人纠结。其实,只要掌握“适量、选对”的原则,调味品也能成为健康饮食的好伙伴。
食盐:控制总量是关键
盐是日常饮食的“基础调味”,但吃太多会加重肾脏和心脏负担,还可能与胃肠道肿瘤风险相关。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推荐,正常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。以1克食盐中含400mg钠计算,我们每日钠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000毫克。
但除了食盐,我们在日常烹饪中,还会使用“隐形盐”——比如10毫升酱油约含1.5克盐,1勺蚝油(约5克)含1克盐。因此,如果我们在烹饪中用了酱油、蚝油、豆瓣酱等含盐调味品,就要酌情减少盐的用量。另外,咸菜、咸鱼、腐乳等高盐食物应尽量少吃,建议选购加工食品时多看标签,优先选择“低钠”产品。
糖:精制糖要限制,天然糖可适量
甜味能使人心情愉悦,然而,对于肿瘤患者而言,糖类调味品(诸如白砂糖、红糖、冰糖等)却需要格外警惕。这是因为,肿瘤细胞尤为“钟爱”糖分,它们能够迅速摄取并利用葡萄糖来为自己供给能量,进而满足其快速增殖的需求。
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肿瘤患者必须彻底远离所有糖类,毕竟我们日常所食用的粮谷类、薯类以及杂豆类食物中,都天然蕴含着多糖类物质。真正需要严加防范、高度警惕的,是那些经过精细加工的精制糖,诸如白糖、红糖、方糖、砂糖,还有果葡糖浆等。
《恶性肿瘤膳食指导原则》建议,肿瘤患者应限制精制糖的摄入,建议每日糖摄入总量不超过25克。
此外,尽管蜂蜜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但其成分中有高达76%为糖类,若过量饮用,仍会导致热量摄入超标。因此,建议每日适量食用(1-2勺为宜),这样既能发挥其润肺止咳、润肠通便的功效,又可避免健康风险。同时,诸如蛋糕、面包、糖果、饮料、饼干、巧克力、冷饮等零食甜品中也有较多的糖,也要限制摄入量。
醋、味精:适量提鲜,注意搭配
醋作为一种天然发酵调味品,在饮食中有着独特价值:它能有效去除食材腥味、提升菜肴风味层次,同时还能促进钙、磷等矿物质的吸收,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,并起到增强食欲的作用。
对于肿瘤患者而言,在保证膳食均衡的前提下,可结合个体耐受情况适量摄入醋。建议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-40毫升为宜,既可发挥其调味与营养辅助作用,又避免因过量摄入酸性物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。需注意的是,若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、胃溃疡等消化道敏感情况,或正在服用可能与酸性环境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(如某些抗生素、碱性药物),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摄入量或暂缓使用。
此外,诸如味精、鸡精一类调味品,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,虽然暂未查出有任何刺激肿瘤生长的激素,但仍需要严格控制用量,建议每人每日摄入不超过6克。
辛香料:不是“发物”,适量有益
很多人担心葱、姜、蒜、辣椒是“发物”,会刺激肿瘤生长。其实,这些天然辛香料不仅能提升食欲,还有一定健康作用。例如,大蒜中的大蒜素能破坏肿瘤细胞膜,抑制其代谢功能;生姜中的姜酚、姜酮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。
不过,如果本身有口腔溃疡、放射性食管炎或腹泻,暂时要避免辣椒、咖喱等刺激性强的小料;正在服用中药的患者,最好先咨询中医师是否需要调整。
“美味”与“健康”并非对立的选择,尤其在肿瘤康复路上,科学、智慧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。只要我们遵循“适量、选对”的核心原则,调味品也能在唤醒味蕾、提振食欲的同时,化身守护我们健康的得力助手。祝愿每一位肿瘤患者都能在日常饮食的精心调配中,收获健康,活力满满地迎接生活。
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肿瘤营养支持的相关问题,欢迎随时咨询我们的医生。